法制網記者 潘從武 本報通訊員 薑嵐
  5月15日是全國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,今天,新疆各地警方啟動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活動。記者瞭解到,近年來,經濟領域內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、集資詐騙、傳銷、合同詐騙為表現形式的涉眾型經濟犯罪呈現多發高發態勢,犯罪手法也不斷翻新。
  統計數據顯示,2013年1月至12月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機關受理經濟犯罪案件2355起,立案1932起,破案1503起,抓獲犯罪嫌疑人1303名,輓回經濟損失近6億元。其中,涉眾型經濟犯罪中,全區共立傳銷犯罪案件14起,破案8起;搗毀傳銷窩點3個,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,涉案金額3億餘元。
  “近年來,一些非法吸納公眾資金的詐騙案卷土重來,項目更是從以往萬里之外看不見摸不著的項目,變身為身邊的保健品、家政服務類項目,具有較強的隱蔽性,專向老年人下手。”新疆自治區公安廳經偵總隊總隊長帕熱哈提·吐拉洪說,由於涉眾型經濟犯罪針對的是社會不特定群體,因此涉及人數眾多、範圍廣,特別是非法集資和傳銷案件,涉及被騙群眾動輒幾百甚至上千人,多數屬於收入水平較低的弱勢群體。由於老年人手中掌握著閑散資金,渴望進行高回報投資卻又欠缺有效的信息來源和準確的判斷能力,因此成為非法集資類詐騙案件的高危人群。
   典型案例:
  6年痴迷“健康”神話
  “要不是老戰友的養老金被騙光了,我還執迷不悟呢。”家住烏市青年路附近68歲的方吉康,說起6年前的經歷時追悔莫及,因為他安逸的退休生活,被保健品傳銷陷阱攪渾了。
  6年前的一天早晨,方吉康在早市碰到以前單位的老同事老趙。閑聊中,老趙得知方吉康最近得了高血壓和糖尿病,便竭力邀請他一起去參加早晨8時的免費健康講座。
  一到大禮堂,方吉康看見有近千人在聽課,他還遇到了不少熟人。
  “免費聽保健課,免費體檢,免費提供健康咨詢,還有免費禮品拿,何樂而不為呢?”老趙的一席話加上業務員一口一個“咱爸咱媽”,讓兒女不常在身邊的老人聽著心裡暖洋洋的,一場聽課下來,方吉康買了一個800元的保健床墊。
  這一次聽課經歷,讓方吉康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只要聽說哪裡有健康講座,他就追隨到哪裡併購買產品,並且越陷越深。
  198元的亞麻酸膠囊、800元的紅外線理療被、1680元玉石納米枕頭、1.86萬元的治療儀……有一天,方吉康老人的兒女發現,家裡已被治療儀器和保健藥品所包圍,僅保健藥品就有50餘種,連水壺裡都裝滿了“納米磁石”。父親一個月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大多購買了保健品。女兒將這些產品輸入關鍵詞到網絡上搜索,很多屬三無或涉嫌非法傳銷。
  “簡直就像中了毒,怎麼說都不聽。”方吉康的女兒說,她將這些告訴父親,可父親很不情願並反駁道:“你們就是捨不得花錢,那麼多人去聽,怎麼會騙人。”
  吵鬧的結果,就是兒女們無奈地妥協。
  儘管兒女們也試著改變方吉康,但方吉康就是不聽,為此很長一段時間,他都不願意和女兒說話。
  2013年底,方吉康接到老戰友打來的電話,電話那頭,老戰友泣不成聲地說:“我的養老金全部打了水漂……”直到此時,方吉康才開始醒悟。
  原來,那家投資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,被當地警方查獲,公司因管理混亂,資金鏈斷裂,無法還款。已核實受害人60餘人,涉案資金1100餘萬元。
  (文中涉案人物均為化名)
  警方提示:看清涉眾型經濟犯罪的種種伎倆
  “非法集資”、“傳銷”、“銀行卡犯罪”已成為經濟犯罪中最為猖獗的經濟犯罪形式,危害性十分嚴重,不僅直接損壞群眾的經濟利益,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。
  伎倆一 名目繁多的傳銷
  以“資本運作”、“電子商務”、“國家融資”、“西部大開發”等名義實施的傳銷。
  2013年,新疆全區數百名群眾被傳銷組織者以所謂國家大力扶持的“資本運作”、“連鎖銷售”為名,拉到外省從事傳銷活動。會員繳納69800元、36800元、3800元三個等級的入門費,獲得加入資格。通過不斷發展下線,組成層級,並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。
  以企業加盟、做生意、理財、傳授致富方法為名的傳銷。
  2013年,傳銷組織者以“河南省某置業有限公司”加盟商的名義,利用該公司獎勵制度,通過虛擬房地產投資可獲得高額回報為誘餌進行傳銷活動。參與者繳納1萬元入門費後成為會員,通過不斷發展下線,從中獲取高額返利。伊犁、吐魯番兩地涉及人員150餘人,涉案資金150餘萬元。
  非直銷經營企業以直銷經營企業面目出現,布建網點從事傳銷活動。
  2012年,傳銷組織者在烏魯木齊市私自創建北京某公司美業部新疆區直銷點,以“銷售”某化妝品為名,要求加入者繳納最低8000元入會費,獲得會員資格,並不斷發展下線。在較短時間內,該傳銷組織層級就發展到8層以上,參與成員200餘人,涉案金額270餘萬元。
  打著“連鎖銷售”、“代理商”幌子的傳銷。
  2013年,湖南某藥業公司發展各級代理商,參與人員與該公司簽訂合同,併在其網站上交納不等金額的會費,申請到5個級別的會員和用戶名,成功加入該網站併成為公司代理商,即有資格發展和推薦他人加入該網站,從而獲取公司規定的各種返利。該傳銷網絡涉及新疆全區及外地多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,參與人員上千人。
  警方提醒:傳銷組織上線靠下線交錢來不斷獲取更多的金錢,這是一個充滿魔力的“陷阱”。實際上,只有極少數傳銷頭目能夠詐騙到大多數人的錢財,廣大底層人員根本賺不到錢,只能付出慘痛的代價。
  伎倆二 銀行卡犯罪
  以惡意透支為手段的信用卡詐騙犯罪突出。
  2013年,受害人王某通過某QQ群得知有人可代辦信用卡,在提交身份證複印件和照片後與代辦人員失去聯繫,後銀行發現有人持署名王某的信用卡惡意透支1萬餘元。
  盜刷銀行卡犯罪危害巨大。
  2013年11月,新疆克拉瑪依市4張銀行卡被人盜刷。經查,該犯罪團夥有人負責提供銀行卡信息、有人專門製作偽卡,有人提供刷卡套現,團夥成員通過互聯網進行聯繫,只要手上有偽卡信息,掌握各個資源的人就臨時串聯起來從事盜刷犯罪活動。
  竊取、收買、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的犯罪增多。
  2013年,以何某為首的犯罪團夥成員持他人二代身份證,在新疆全區多地多家銀行騙領銀行卡,成功騙領銀行卡、開通網銀業務後可從何某處領取“勞務費”。該案中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,查獲騙領銀行卡580餘張、網銀U盾340餘個、他人二代身份證200餘張。
  警方提醒:當您準備通過ATM機或網上轉賬時,熟悉各家銀行的客服中心電話,不要輕易相信其它電話號碼發來的“風險提示”。在任何情況下,不要泄露銀行卡密碼。任何人,包括銀行工作人員均無權詢問密碼。千萬不可按照陌生人的“指導”進行ATM或網上銀行操作,您的錢可能因此落入騙子的腰包。
  伎倆三 非法集資
  近年來,涉眾型經濟犯罪先後出現了以養殖、種植、合作造林等名目進行“聯營入股返利”、租養、代養;以投資展位、鋪位、公寓式酒店經營權等為名的“購後返租”;以促銷為名的“消費返利”教育儲備金辦學、造林投資“綠色銀行”等名目的集資。
  警方提醒:群眾應切記“回報率越高風險越大”的投資法則,不要受高額利息誘惑,對一些回報率過高的項目要謹慎投資。投資前先確認吸儲理財的金融機構是否具有該項目經營資格。投資時,嚴格遵守法律規定,不打“擦邊球”,特別是進行股權交易時,應在國家指定的交易場所進行。
  法制網烏魯木齊5月15日電  (原標題:新疆警方揭秘涉眾型經濟犯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y09ayln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